台北車站素食

臺鐵便當,媽媽的味道

“今天晚上要吃臺鐵便當,我告訴你,這是超好吃的,要排隊才買得到。”一向對火車上的飯不抱什麼期望,但經不住導遊的一再忽悠,第一次來到寶島臺灣的我,也跟著嚮往起來。

在臺北火車站人們排長隊買臺鐵便當。

等到進了臺北火車站,才發現導遊說的並不誇張。在一座造型別致、掛著醒目“臺鐵便當”標誌燈箱的售貨亭外,我看到了一條長長的隊伍。正是晚飯時間,售貨員不亦樂乎地給顧客們發售著雞腿、大排、五花肉等主題便當,櫃檯上貼出了“素食便當已售完”的標記。

儘管,登上臺灣高鐵列車的剎那,看到已經運營了幾十年、顯得陳舊簡陋的車廂,對一個習慣了不是高鐵就是和諧號、復興號的大陸人來說,難免有些心理落差。但一想到人氣超爆的臺鐵便當,對從臺北到高雄的這兩小時路程,頓時有了期待。

終於拿到便當的一刻,迫不及待地開啟盒蓋,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就是傳說中好吃到爆的臺鐵便當嗎?粗看不過大約12厘米寬、20厘米長的飯盒,一塊蜜汁大排佔了2/3的表面,兩片南瓜,兩塊紫薯,兩片紅色彩椒,一些綠葉青菜,外加一小撮鹹菜,半個滷蛋,第一層不過如此而已。抽出筷子,把鋪在第二層的白米飯挖出來放進嘴裡,也感覺與平常的大米並無差別。

早就聽說,臺東的池上以盛產稻米聞名。池上便當的特色就是米飯飽滿醇香。不過顯然大多數臺鐵便當並不是用池上米做的。

大陸的盒飯現在動輒一大盤,分成好幾格,有時候還會配上湯,一個套餐要裝滿滿一大塑膠袋那種,相比之下,眼前的臺鐵便當顯得有些寒酸。

直到我咬到那塊有著漂亮蜜糖色外衣的豬排,才體會到臺鐵便當的好處。這塊豬排甜甜嫩嫩的,有新鮮豬肉的多汁,鹽放得不多,卻不缺鮮美的滋味。進而又發現配菜的顏色如此之好,新鮮的紫、跳躍的紅、敦實的黃、明豔的綠,不僅賞心悅目,營養豐富,而且每樣菜的味道也都不錯。

不知不覺就吃完了,很像家裡媽媽做的,精心選取的食材,並不過分而即時烹飪的方式。看起來不多,吃完卻覺得飽。

這份簡單而美味的臺鐵便當,目前售價僅100元新臺幣,約合22元人民幣。雖然都是臺鐵便當,價格也差不多,但高鐵上的便當是特供的,並非從火車站排長隊的小售貨亭買,而是需要乘客在訂車票的時候就預訂,由商家限量限時地供應,以保證每一個便當的質量。

聽當地人說,臺鐵便當在臺灣地區已經流行了幾十年,最可貴的是,從當初到現在,便當的味道“從來沒變過”,這是臺鐵便當始終被人們喜愛的原因。

現在的臺鐵便當多采用一次性的環保材料盒,而最初的臺鐵便當用的是鐵盒、鋁盒和不鏽鋼盒,這些盒子都是可以回收、迴圈使用的。近年也有臺灣商家推出過鐵盒版的“臺鐵紀念便當”,一上市就被搶光。飯後,當列車員過來收垃圾時,記者發現周圍的乘客基本上都把便當吃得乾乾淨淨了。家常的食材,節約的包裝,並不敷衍的烹飪,完全平民的價格,還有始終如一的品質。臺鐵便當贏得消費者的,也許就是這種樸素的傳承。

參考資料

  • 最完整台北車站素食評鑑指南|在地人私藏名單
  • 台灣鐵道便當文化發展協會年度報告
  • 台北車站商圈美食地圖(台北市觀光局版)
  • 台灣素食餐飲產業發展白皮書
  • 台鐵餐旅服務總所供應年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