煸蝦油

把蝦油當調味油,做菜時多半拿來「點香」,或煮麵時最後淋上去。但如果蝦子沒煸透容易散發腥味,所以一定要先確認手上的蝦子有沒有壞掉、腥味重不重。通常剛買的多半沒有問題,但若是放置冰櫃一段時間、放到蝦頭跟蝦尾變黑,就已經不新鮮了。
煉蝦油時主要用蝦頭和蝦身的殼,蝦肉另外取出,並記得要將蝦頭剝開增加受熱面積。此外,廚房裡有的蔥、蒜、姜甚至是香菜莖,都可以往鍋裡丟,蝦油會增加不同的香氣。在煸時得注意火候,當散發出蝦的香氣、鍋裡的聲音也變小,就表示水分都沒了,即可濾出蝦油。切記,蝦油跟蝦湯不要放太久,最好當天做當天用完最鮮美。
材料:
- 蝦子 10只
- 薑片 10片
- 色拉油 1杯
做法:
- 蝦子剝殼,並將蝦頭剝開,濾掉蝦殼碗裡的水分,備用。
Tips:一定要把蝦頭剝開,煉油時裡面才會熟透。
- 熱鍋倒入色拉油,放入薑片煸香。
Tips:蝦頭和蝦殼入鍋後,得充分攪拌使蝦殼的每一處都煸到熟透才行。
- 轉小火,把蝦殼、蝦頭放進來,油溫不用太高。若擔心油爆的話,拿鍋蓋蓋住鍋子,但留一點縫隙使水分蒸發。
- 過程中要盯著蝦頭和蝦殼,有炸透的話就差不多了。不能煸到焦,當你聞到味道是很香的、沒有任何的腥味才對,這時就可以用濾網濾出蝦油。
- 若同一天的料理需要用到蝦湯,可再把蝦殼放回鍋中加水煨煮。
Tips:濾出蝦油的蝦殼可再回鍋,加入1大碗水煮滾,就是現成的蝦高湯。
簡易蝦面

用色拉油和香油先煸油蔥酥,再以紅蔥頭油來煸蝦殼,湯頭和香氣更迷人。煸蝦頭時姜不要煸太久,以免蓋過蝦味,蝦殼記得要炒透才不易有腥味,鍋底會殘留蝦膏,這可是好東西,濾出蝦油,直接以滾水入鍋稍滾,湯頭味道更濃郁。
食材:
- 草蝦 8只
- 油麵 1球
- 貢丸 3顆
- 空心菜 5-6株
- 豆芽菜 1碗
- 紅蔥頭末 1大匙
- 香菜 1株
- 薑片 6片
- 鹽 適量
- 檸檬汁 1顆
- 魚露 適量
- 白胡椒粉 適量
- 色拉油 適量
- 香油 適量
- 熱水 1大碗
做法:
- 將空心菜切段,貢丸劃十字,香菜切末備用。
- 蝦子去頭剝殼,將蝦頭剝開、蝦身開背去腸泥備用。
- 熱鍋後加入適量色拉油和香油,放入紅蔥頭煸香, 只要有一、兩粒紅蔥頭開始變色,就用濾網濾出紅蔥油和油蔥酥備用。
- 將紅蔥油倒回原鍋, 放入蝦頭蝦殼、薑片拌炒,將蝦殼炒到透後,用濾網濾出蝦油。
- 將蝦殼蝦頭放回鍋中, 倒入滾水煮滾後,撈出蝦殼,留下蝦湯。
- 放入貢丸。同時用蝦湯先汆燙空心菜莖、豆牙菜,燙熟後撈出後備用。
Tips:蔬菜先入湯底汆燙撈起,擺盤較好看,菜的甜味也能先煮進湯裡。
- 放入蝦肉燙熟,撒上鹽、白胡椒粉、檸檬汁、魚露調味。
- 另起一鍋熱水,加入一點鹽煮油麵,使其脫礆,撈出後置於碗中。
- 將空心菜、豆牙菜鋪在面上,倒入蝦湯,撒點油蔥酥,淋上蝦油,擠檸檬汁,放上香菜,完成。
想要嘗試更多變化,可以參考各種帶殼蝦料理的創意做法,運用不同部位的蝦子創造豐富層次。
延伸閱讀
- 帶殼蝦料理完整指南:從挑選到烹飪技巧
- 蝦油的多種應用方式與保存秘訣
- 海鮮高湯熬煮的專業手法
- 台灣經典蝦麵的地道作法
- 當季海鮮挑選指南與最佳處理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