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漿蛋餅做法

不用和麵的雞蛋餅,換個花樣做,5分鐘上桌,讓你吃出更Q彈!

得益於曾經在北京生活8年的經歷,大概齊瞭解的是~~“糊塌子”是京津一帶是最為常見簡單的家庭麵食,有時候會以早餐的形式出現,老人孩子都愛吃,基本家家都會做。在北京最常聽說的糊塌子”-西葫蘆糊塌子,材料簡單,製作方法更簡單。

粗廚是南方人,在南方就不叫糊塌子,而是雞蛋餅。對於以米飯為食的南方人來說,偶爾做個雞蛋餅是是個不錯的調劑。

看似簡單的雞蛋餅要做好,那是需要一點點廚房基礎,再多一點點操練,手到、眼到、心到!

(看到本文最後,你就會理解為什麼說這段話!)

沒有買到西葫蘆,對於喜歡隨機應變的粗廚來說,依然不妨礙今天要分享的是-包菜雞蛋餅;

用包菜(也叫圓白菜、洋白菜、捲心菜)替代西葫蘆,多了些脆爽口感。

用生粉替代麵粉,一是對於一個南方人買一袋麵粉恨不得要用上一年,二是用生粉(粗廚用的是木薯粉)煎出來口感比麵粉更Q彈有韌勁。

看下面圖是不是覺得不錯,喜歡的可以跟著操作。

包菜雞蛋餅

主料:包菜半個、雞蛋3個;

調料:花生油、蠔油、黑胡椒、鹽、生粉(粗廚用的是木薯粉);

粗廚是按照自家六口人的量來設定的,正好夠一盤。試做的朋友可以根據人數來調整食材的用量。調料也是根據自己的喜歡來增減,生粉看自己家裡有什麼型別的生粉,至少不用買一整袋麵粉。粗廚喜歡用木薯粉,這樣做出來口感比麵粉更Q彈有韌勁。

食材處理:

  1. 包菜洗淨後去掉芯,切成細絲狀裝入大碗中;

  2. 按順序依次加入蠔油,打入雞蛋,撒入黑胡椒及鹽,最後倒入生粉;

    加入蠔油可以增加味道的層次感。黑胡椒可以掩蓋些雞蛋的腥味,增加些許辛辣的味道。鹽最後才放最好,如果提前放使得包菜絲大量出水,導致包菜爽脆的口感流失。生粉與雞蛋量的比例是1:1。

  3. 將所有食材充分攪拌均勻,碗中無明顯的粉狀,包菜絲均勻的掛上漿的狀態(如下圖);

煎雞蛋餅

  1. 炒菜鍋大火下涼油,立刻把調製好的包菜雞蛋粉漿倒入鍋中均勻的攤開轉中火煎制;

    包菜雞蛋粉漿一定現調好馬上就煎制,不然放置時間過久包菜絲也會出水,影響口感。

  2. 煎至表面的雞蛋液開始凝固泛白的狀態,晃動炒菜鍋的時候,雞蛋餅可以跟著晃動,立刻可以翻面;

    如果對火候把控不好,可以調小火操作。不會顛鍋翻面的,可以藉助2個鍋鏟幫助翻面。即使翻爛也不怕,反正都自己家人吃。

  3. 煎至兩面金黃,即可裝盤出鍋;

一道漂亮的包菜雞蛋餅大功告成,學會沒有?我的朋友!

第一眼心中的感覺就是金黃焦香,很符合各位“外貌協會”的顏值審美。

夾起一筷子,依然爽脆的包菜絲帶著焦香口感,生粉與雞蛋的融合後是那麼的Q彈有韌勁

喜歡的朋友,可以做給你心愛的家人與朋友!

粗廚更多的菜譜請點這裡

如果喜歡!請告訴你的朋友,請關注、點贊、評論、收藏、轉發!

如果不喜歡請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大家可以切磋!因為每道菜都有用心!

你的關注是最好的讚賞,也是粗廚不斷更新前行的原動力!

延伸閱讀

  • 想學更多變化款,這篇粉漿蛋餅做法分享很值得參考:粉漿蛋餅的黃金比例與阿嬤秘訣
  • 經典台式早餐的麵糊調配技巧
  • 十分鐘完成營養早餐的秘訣
  • 古早味醬料搭配心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