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頂是阿里山脈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從嘉義出發經過一個半小時崎嶇的盤山路,長途大巴停在了一個叫“隙頂國小”的地方,聽到這樣的地名腦海中會不會浮現出幾個臺灣文藝片的片段。我孤零零拎著大包站在路旁,看著車子載著一車本地人和少數幾個大陸人緩緩開走,頗有點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支邊的感覺。


之所以選擇在這個山村停留,完全是因為對一家民宿的好奇,這家叫做‘四季星空’的民宿在網路上被臺灣遊人熱捧為‘臺灣十大民宿’之一,否則可能我也會從嘉義直奔所謂阿里山景區而與之擦肩而過。這裡可能是臺灣之行我最喜歡的地方,真正的世外桃源。

開頭並不順利,鄉村小路上人煙稀少,想找個問路的左等右等都等不來。給民宿打電話,幾次也沒人接,只好拖著行李慢慢上山。山勢頗為陡峭,中間看到兩家的房子稍微有點’土豪‘就興沖沖跑去,結果連個人影都看不到。就在快要崩潰的時候,前面出現了一小片竹林。

穿過竹林,一棟歐式小樓突然讓我眼前一亮,紅頂黃牆,落地玻璃,在鄉間真是鶴立雞群。不同品種的鮮花綠植環抱四周,精心的裝飾也顯示出主人的用心良苦,用‘驚豔’來形容最恰當不過。

終於找到你,這次我開始暗自慶幸,至少顏值相當不錯。米黃色的外牆,紅磚屋瓦,木條紋的設計搭配,透露出濃郁的歐式休閒風格,前後棟的設計層次分明,在湛藍晴空下,更顯出設計的巧思。

老闆朱先生開啟門就跟我說抱歉,太太出門採購食品,他忙得連電話都會漏接。給我泡了杯茶,內向的朱先生簡單聊跟我聊了幾句這家民宿的故事。幾年前夫婦倆厭倦了都市的喧囂,決定回鄉創業。由於酷愛旅行和美食,他們決定開一家夢想中的民宿。這家民宿的建築裝修設計靈感,竟然源於他們以前旅行中的美好回憶和網上看到的各種圖片。經過悉心的管理和經營,有著浪漫名字的“四季星空”民宿已經成為臺灣人心中的童話小屋。


外面看挺大,其實一共只有9間房,大部分是歐式風格, 雖談不上奢華但在鄉村中很是稀有。推開窗,遠處的山脈在雲霧中若隱若現,蒼翠的山林、齊整的茶園,紅色的屋頂,溼潤的空氣中浸潤著淡淡茶香。
山村的建築雜亂無章,卻讓人覺得非常舒服,比起那種一排排整齊的大瓦房更加自然。


除了幾個附近鄰居來做小時工,民宿的一切都需要夫婦倆親自打理,特意為此學習了酒店管理和烹飪。每天下午民宿會準備免費的下午茶,客人們在一層客廳品茗聊天,看窗外流雲在山間飄過,時光彷彿停滯。
休息好了,朱先生帶我們去附近山上看壯觀的雲海雲瀑,所謂雲瀑是阿里山很特別的自然現象,雲像流水一樣在山間盪漾,有些像下小雨,卻又沒有雨那樣激烈,但卻把山丘弄得溼溼的。朱先生熟悉這裡的一切,知道在哪個角度可以拍到最美的畫面。


11月的阿里山,是看雲瀑最合適的季節,有時不需要看遠處的雲,可能你身邊就已經被雲霧包圍了。有一得必有一失,這時看到夕陽的機率就大大降低,我期盼的太陽一直躲在雲層中不肯露面了。


正是這樣的自然環境,讓這裡成為臺灣著名的茶葉產區,山上各處散佈著茶林、茶廠。

晚上我和幾個來自臺灣香港美國的客人一起聊天吃飯,有種很親切的感覺。

晚餐是固定的臺式小火鍋,搭配很均衡,份量足夠大。因為人手關係,四季星空沒法提供複雜的大餐,但老闆可以推薦幾家山下的特色餐館,也可以送餐上門。

印象最深的要算最後的甜品,搭配的鮮花水果都採自門外的花園。


夜色中山村寂靜得只剩下幾聲蟬鳴,這裡唯一的夜生活就是欣賞滿天的繁星和竹林中那一顆顆亮閃閃的螢火蟲,四季星空的名字大概就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