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蛋醬汁做法

水煮蛋要煮幾分鐘?可以用微波爐煮嗎?水煮蛋料理、儲存方法

水煮蛋烹調方便快速,而且營養豐富、熱量低,是許多人早餐的首選。但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自己煮水煮蛋,卻常常煮得坑坑疤疤、像狗啃得一樣?水煮蛋怎麼煮才不會破?要煮幾分鐘?如何快速剝殼,才能光滑完美?以下完整解析。

一. 水煮蛋怎麼煮?

● 水煮蛋滾水煮法

1. 將雞蛋放入鍋中冷水中,水量要完全覆蓋過雞蛋

2. 開中大火將水煮滾

3. 水滾後轉至小火再滾約8-10分鐘。

● 水煮蛋電鍋煮法

1. 電鍋倒入米杯刻度3的水量。

2. 放上蒸架和雞蛋

3. 蓋上鍋蓋並按下開關

4. 待電鍋跳起(約10分鐘)後再燜5分鐘即完成。

二. 水煮蛋怎麼煮才不會破?

分享3個水煮蛋不會破的秘訣:

● 在煮蛋前,先在雞蛋的氣室戳一個小洞,讓氣室有空氣進去,這樣煮蛋的過程中熱度進去,蛋才不會破裂。

● 用手把蛋放鍋子裡,可能會讓蛋碰撞在一起,這時可以把蛋放勺子上,再輕輕放鍋裡。

● 加入1大匙的鹽,防止蛋殼破裂。

三. 水煮蛋怎麼快速剝好?

想要光滑漂亮的水煮蛋,除了煮的時候要注意上述眉角,剝殼也是重要關鍵。就有內行人分享秘訣,水煮蛋煮好後先敲破一點,接著立刻泡冷水,約10分鐘左右拿起來,蛋殼變得非常容易脫落,不會讓水煮蛋表面坑坑疤疤。另外,曾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家常菜」貼出照片,6顆煮好的水煮蛋已剝完殼,不過每顆都剝得像狗啃的一樣,有網友指出「太新鮮的蛋真的不好剝」。對此,一名蛋雞場老闆解釋,雞蛋剛出來含水率很高,煮完後蛋白會軟軟澀澀的,非常難剝,建議至少在常溫放3天以上才會比較好剝。

四. 水煮蛋可以用微波爐煮嗎?

微波爐不適合用來煮帶殼生蛋,也不適合加熱水煮蛋,否則會變「炸蛋」,非常危險!由於雞蛋富含水分,如果把蛋放進微波爐加熱,蛋黃和蛋白的水分加熱後變成水蒸氣,但又被蛋殼包覆,在內部壓力逐漸上升後,蛋殼耐不住高壓就會爆開。就像把未開封的調理包放進微波爐加熱,袋中水分轉為水蒸氣後體積膨脹,調理包也會鼓脹而爆開,這就是為什麼超商微波時都要把密封包裝開小縫。建議大家,「帶殼生蛋」、「水煮蛋或有膜的食物」別拿去微波爐加熱,應改用其他方式烹調才安全。

五. 水煮蛋如何儲存?可放多久?

水煮蛋的儲存期限比生蛋更短。為了避免白煮蛋被細菌汙染,建議將煮完後兩小時內沒有要吃或還沒吃完的水煮蛋,放入冰箱冷藏儲存,利用低溫來減緩細菌的生長速度。若依據以上儲存方法,有殼的白煮蛋就能在冰箱的冷藏室儲存一個星期左右,但如果是去殼的白煮蛋,還是建議在1~2天內從冰箱的冷藏室拿出來吃完。

六. 水煮蛋一天可以吃幾顆?

原則上,沒有高膽固醇、高血脂症的健康人,每天食用2至3顆雞蛋對身體是安全無虞的;反之,若自身有總膽固醇超標和高血脂的情況,即使蛋再營養、再美味,還是要有所節制。

七. 每天吃水煮蛋會膽固醇過高嗎?

雖然雞蛋中含有的膽固醇不低,平均一顆約有207毫克,比鴨蛋平均147毫克多出0.4倍,但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1982~2015年間的7份研究資料以超過27萬名為研究物件,發現食用雞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非但沒有直接關係,每天食用還能降低12%中風機率。

如此一來,雞蛋出運了?隨便我們吃了嗎?日本東海大學醫學系的本間康彥醫師及其研究團隊,於1984年開始進行的人體實驗研究,卻有一些不同的答案。研究團隊讓受驗者每天攝取3個蛋黃含量的膽固醇(約750毫克),並持續2周觀察其身體的變化。結果顯示,65%受試者的血液中膽固醇並沒有變化,甚至有44%出現壞膽固醇降低、好膽固醇上升的正面效果,不過壞膽固醇上升的人數也不少,約佔總受試者的35%。

八. 水煮蛋料理:溏心蛋

溏心蛋的蛋黃要呈現半熟、膏狀,關鍵在於時間的拿捏和火侯的控制。分享溏心蛋做法:

步驟1:使用常溫蛋,如果是冷藏蛋要先放室溫半小時。

步驟2:煮一鍋熱水,加一匙鹽(也可以用電鍋煮)。

步驟3:水滾後,將蛋放湯勺上面,輕輕將蛋放入鍋中,煮6分鐘。

步驟4:6分鐘時間到關火,將蛋撈起。

步驟5:將蛋放入冰水中降溫,冰鎮15分鐘。

步驟6:冰完之後剝蛋,並將蛋放在醬汁中,封上保鮮膜冰冰箱泡1~2晚。

溏心蛋做法都差不多,差別在於溏心蛋醬汁,介紹溏心蛋醬汁做法

● 熱鍋加香油,下薑片、蔥白、蔥綠以中火爆香。

● 再加水、滷包、醬油、醬油膏、甜辣醬、米酒、冰糖、天然鮮味粉,小火煮10分鐘。

參考資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